第53章(1/2)
青竹第53章
<dt css="rd">
&esp;&esp;姜竹木木地接过三张烧饼,低头咬了一口,嗯,确实挺好吃的。
&esp;&esp;“嘿嘿。”
&esp;&esp;“傻笑什么,我教你,下次再有这种情况你就先在路上偷吃两个。”
&esp;&esp;“……”
&esp;&esp;第26章 算成本
&esp;&esp;有几个饼子垫肚子, 晚饭倒是不急着做。
&esp;&esp;两人先把剩下的笋剥完,煮进锅, 姜竹又把笋壳装筐倒回竹林里,两人才开始算今天的账。
&esp;&esp;笔墨纸砚花了四百五十文,远超了沈青越的预算。
&esp;&esp;假如一把扇子贵一文,四百五十文,他们就得卖四百五十把扇子才能把成本赚回来。
&esp;&esp;沈青越才记了一笔账,人就给记沉默了。
&esp;&esp;可仔细看看姜竹买的东西。
&esp;&esp;五支毛笔, 一百二十文。
&esp;&esp;一块墨,一百七十文。
&esp;&esp;十张纸,六十文。
&esp;&esp;一块儿砚,一百文。
&esp;&esp;贵吗?
&esp;&esp;哪个也不贵呀。
&esp;&esp;他粗暴地折算两个世界的物价, 假如这里的一文钱相当于他熟悉的一块,所有东西都比他用的便宜, 他买一根儿混动物毛的毛笔从小号到大号一般是二十到一百多一根, 再好一点儿的甚至更贵。
&esp;&esp;墨他自己买的最便宜的一块儿几十块钱, 贵的六千多。
&esp;&esp;那块儿几十块钱的墨质量自然和姜竹买的这块儿比不了的, 这块儿墨放在他熟悉的店里卖, 大概得几百块起步。
&esp;&esp;这里的物价应当是不止折一块钱的, 但同样的, 这里所有东西都是纯手工的, 即便东西有溢价, 其实也不过是辛苦钱。
&esp;&esp;这些东西算不得便宜, 但肯定也没到坑人的程度。
&esp;&esp;不过……
&esp;&esp;他们这个小镇, 一夏天能消化得下四百五把扇子吗?
&esp;&esp;沈青越忍不住问姜竹:“你们村子有多少户人家?”
&esp;&esp;姜竹:“一百多点儿。”
&esp;&esp;沈青越:“附近村子也是吗?”
&esp;&esp;姜竹:“有几十户的,也有和我们差不多的。”
&esp;&esp;沈青越:“最多有两百户吗?”
&esp;&esp;姜竹摇头,一百多户已经不少了, 姜家村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人口,还是因为当初相当于是姜家、江家两个村子合并在一起呢。县城附近才有那种两三百户的大村子。
&esp;&esp;他试着抓沈青越的思路,想了一会儿,问:“你是怕扇子卖不掉吗?”
&esp;&esp;沈青越点头,“你们镇附近没几个村子吧?”
&esp;&esp;“嗯。”
&esp;&esp;“别人家里也不可能一把扇子没有,假如一户买一把扇子,我们想卖掉四百五十把,就得有四百五十户人家买,当然不可能家家户户都买,算上自己会编的,有了不买的,想要更便宜买别人家的……你们全镇人,恐怕也买不完四百五十把扇子。”
&esp;&esp;姜竹想说,为什么非要四百五十把?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